1月11~13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9)”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本次论坛以“汽车革命与交通、能源、城市协同发展”为主题,围绕汽车零排放和电动化变革、能源转化及传统能源公司转型、未来交通和出行变革图景、下一代汽车关键技术发展、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趋势、核心供应链培育、汽车生产组织方式变革、国际创新对接、产业政策调整等热点问题进行研讨。
在1月13日下午进行的主题为“未来移动出行的机遇与挑战”的第二届中德产业峰会上,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发表了题为《智能网联汽车系统基础平台及其产业化对策》的主题报告。他表示,智能出行系统的发展,一定是场景驱动的,对于智能网联汽车而言,其使用场景是需具备本地属性的。因此,在李克强看来,中国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也需要有属于自己的中国方案。
李克强认为,之所以要制定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主要基于以下原因:第一,适应中国独特的交通环境和驾驶行为。中国具有较为复杂的交通环境以及与细分国家不同的驾驶行为特点,需要智能网联汽车具备相应的适应性;第二,利用中国产业“两化融合”的发展特色。中国具有强大的互联网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ICT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将是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有力保障。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呢?李克强认为,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首先需要符合中国基础设施标准。具体来说,就是要符合中国的道路基础设施标准、地图数据标准、V2X通信标准、交通法规等。同时,还需要符合中国的联网标准,即符合中国要求的联网运营监管、信息安全等相关标准。最后,就是要符合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体系架构。
李克强认为,在拥有中国方案后的智能网联汽车,要实现产业化仍需要五大基础平台的支撑。包括智能网联车载计算基础平台、智能网联车载终端基础平台、智能网联汽车云控基础平台、高精度地图基础平台和汽车信息安全基础平台。
李克强强调道,在新一代智慧出行的系统下,伴随着汽车产品结构的变化,其基础的计算平台也在发生改变,会呈现更加开放的模式,甚至会孕育出新的平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