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巨头这三个月:难卖的车、难增的利与难以为继的模式

企业 新浪汽车 1872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德系&美系&日系正面Battle,谁的利润垫底?

·各个市场表现如何?谁是助攻,谁又是拖累?

·看似奇怪的现象:福特为何收入增长,净利润却暴跌?PSA又为何销量下跌净利润增长?戴姆勒营收增加却陷入10年来首次季度亏损?

汽车巨头这三个月:难卖的车、难增的利与难以为继的模式

全球车市持续走低。在市场下行的冲击中,以往端坐在食物链顶端的大象们如今也难以安然席地而坐。

近日,多家汽车集团及企业发布2019年二季度财报。通过整理大众、宝马、戴勒姆、通用、福特、丰田、日产、本田、PSA、特斯拉和捷豹路虎共11家集团及企业的业绩发现,11家中有8家全球销量下滑,6家净利润同比下降。只有大众、通用、丰田、PSA、特斯拉实现了净利润的同比增长。其中,日产、福特净利润下滑94.5%和86%。戴姆勒更是从盈转亏,净利润减少30.67亿欧元。

纵览二季度数据,汽车巨头们面对转型岔路口的思考与选择已然显现——激进扩张的模式已然不再适合销量普遍下滑的当下市场,高利润率的产品和成本把控能力才是提高企业效益的关键所在。

汽车巨头这三个月:难卖的车、难增的利与难以为继的模式

车难卖 但不只是车难卖

-疲软的市场 下降的销量

过去三个月,日产的日子并不好过。营业利润骤减98.5%,净利润下滑94.5%至64亿日元,已然走在了亏损的边缘。据析,营收下滑3441亿日元正是其利润崩盘的主要缘由。从销量看,除在中国市场略有上升外,日产在美国、欧洲、日本等重要市场均下滑,特别是约占销售总量37%的美国市场下滑3.8%,使得营收较去年同期减少1564.5亿日元。

汽车巨头这三个月:难卖的车、难增的利与难以为继的模式

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日产利润巨降的背后也源于产能的削减。“裁员需要比较高的费用,减产也需要减值损失”。今年以来,日产多次宣布裁员。体现在财报数据中,退休福利费用同比增加10.74亿日元,这或与日产宣布的包括提前退休在内的裁员方式有关。在财报发布当天,日产也正式宣布裁员1.25万人,并表示将在2022财年结束前将全球产能缩减10%。

广告方面的投入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07亿日元。而日产在本季度计提的251.28亿日元的巨额坏账准备,更是对二季度利润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该名分析师认为,这应该是由于公司预测难以收回的应收账款增多。但日产并未披露这些应收账款具体属于哪些公司以及难以收回的原因。此外,2017年季报中也曾出现过坏账准备达200亿日元的情况。

汽车巨头这三个月:难卖的车、难增的利与难以为继的模式

二季度,日系的另一家巨头车企本田销量、营收、净利润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降幅分别为5.95%、0.7%、29.5%。分市场来看,北美市场销量同比下降23%。但亚洲市场增长34%。其中,日本市场增加9.7%,中国市场增长33.1%。单看汽车业务,销量同比增加16%,但营收同比减少950亿日元。

在中国不断边缘化的豪华品牌捷豹路虎在国际上同样面临着尴尬的处境。其二季度全球销量下降11.6%,亏损缺口继续扩大至4.02亿英镑。除了欧洲销量上涨2.6%,其余市场全部下降。但值得关注的是,其自由现金流较第一季度改善了9.54亿英镑。

汽车巨头这三个月:难卖的车、难增的利与难以为继的模式

还有谁偷走了利润?

-成本费用的秘密

在利润下跌的集团名单中,最令人意外的是戴姆勒。其二季度净利润亏损12.42亿欧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30.67亿欧元。据悉,这是戴姆勒自2009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

净利润大幅下降的另一边,却是销量和营收的相对平稳。财报显示,戴姆勒二季度销量为82.17万辆,同比微降1.36%。营收426.5亿欧元,甚至还高出去年同期五个百分点。旗下跌幅最大的是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板块,销量下滑3%,营收微降1%。

汽车巨头这三个月:难卖的车、难增的利与难以为继的模式

看似矛盾的现象主要源于戴姆勒今年以来的各种召回和诉讼危机。财报显示,高田气囊召回事件的预备资金增加了约10亿欧,而部分柴油汽车被欧盟委员会指控尾气排放造假、涉及技术垄断的诉讼成本又新占用了戴勒姆16亿欧的预备资金,导致二季度营业成本和其他营业成本支出增加。

宝马上半年的利润腰斩也与反垄断罚款脱不了干系。宝马二季度销量同比增长1.5%,营收增长2.89%,但净利润却下跌28.9%,上半年税前利润为14.56亿欧元,同期下滑66.5%。财报显示,这主要是由于宝马拨备了与欧盟一项反垄断诉讼相关的14亿欧元法律准备金,导致其他运营费用这一项目增加。

汽车巨头这三个月:难卖的车、难增的利与难以为继的模式

福特二季度销量下降9%,但营收只微降了0.67亿美元,福特称这是由于良好的产品组合和定价。其二季度息税前利润为13.73亿美元,其中,北美市场贡献了16.96亿美元,欧洲市场扭亏实现了0.53亿美元的正增长,但南美、中东、非洲和中国市场仍处于亏损状态。不过,得益于林肯品牌的销量增长,中国市场的亏损缩减至1.55亿美元。

与销量和营收的较小降幅相比,福特净利润降幅高达86%。从财报来看,主要是因为二季度产生了12.5亿美元的特殊项目费用,该费用大部分用于欧洲(包括俄罗斯)、南美和南非裁员、关闭工厂等的重组。今年以来,光是欧洲,福特汽车就宣布关闭5家工厂、削减1.2万名员工。如果除去该费用,福特二季度净利润可与去年同期持平。

汽车巨头这三个月:难卖的车、难增的利与难以为继的模式

此外,车企对研发的支出普遍提升,也对利润造成了影响。戴姆勒二季度研发支出为23.57亿欧,上半年总研发支出为47亿欧元,同比增加3%。其中37亿欧元划拨给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部门,主要用于电动汽车、数字化和自动驾驶等技术的研发。并且,戴姆勒在今年上半年也加大了对土地、厂房和设备的投入,共投入17.51亿美元,主要是为S级、C级以及A级的后续车型做准备。

大众上半年研发总投入为70.33亿欧元,同比增长4.2%。宝马二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9%,达14.7亿欧元。宝马称这是由于对新车型、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投资。

但特斯拉二季度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减少6223.1万美元,为3.24亿美元。特斯拉表示,这是因为其放弃了太阳能和电池存储业务的有关项目,但没有透露具体的项目。

逆势增长从何而来?

-降本增效

在一片下跌中,只有大众、通用、丰田、PSA和特斯拉实现了净利润的增长。其中增幅超过10%的只有大众和PSA。

大众二季度虽然销量下降1.8%,但受利润率更高的SUV车型和保时捷、斯柯达品牌的拉动,大众营收增长6.6%,净利润增长24.2%。数据显示,SUV如大众探歌和斯柯达柯珞克约占上半年交付量的35%,比去年同期高出10个百分点。

旗下奥迪集团略显疲软。受产品更新换代和柴油门影响,奥迪集团上半年交付量90.6万,同比下降4.54%。集团营业收入287.61亿欧元,同比下滑7.76%,部分是受奥迪财务报告结构调整影响,原本计入奥迪报表的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其它品牌进口车业务的销售收入从2019年初以来就直接计入了大众汽车集团。此外,兰博基尼上半年营收增加至9.78亿欧元。

汽车巨头这三个月:难卖的车、难增的利与难以为继的模式

在中国市场失意的PSA却在全球市场实现了上半年净利润20.48亿欧元、同比19.56%的增长。营收383.4亿欧元,同比微降0.7%,这主要得益于其在欧洲市场实现了17.4%的市场份额。对成本的管控是PSA营收下降、净利润上涨的主因——上半年生产成本同比减少6.4亿欧元。面对中国市场62.1%的下滑,PSA表示正在试图扭转在中国的业务。路透社称,PSA或许会通过出租工厂设施的方式减少在中国的产能。

皮卡、SUV和跨界车的高利润对冲了美国和中国市场销售放缓给通用带来的影响。其上半年销量同比降低6.1%,营收降低1.9%,但由于今年以来,通用通过包括裁员1.5万和关停北美五家工厂的重组措施使得成本削减了11亿美元,因而净利润增加1.6%至24.1亿美元。

汽车巨头这三个月:难卖的车、难增的利与难以为继的模式

通用旗下自动驾驶技术公司Cruise在二季度亏损2.79亿元。通用表示,Cruise今年5月获得11.5亿美元投资,使得估值上升至190亿美元。

丰田则一如既往地保持着稳健。二季度销量同比增加3.56%,营收增加3.85%,除亚洲市场营收同比略下降19亿日元外,其余北美、欧洲市场均有上升。营业利润增长8.7%至7419亿日元,是自2015年9月以来的季度最高水平。但考虑到日元走强将对盈利构成压力,丰田将年度营业利润的预测从先前预测的2.55万亿日元下调至2.4万亿日元。

作为新兴汽车企业,特斯拉虽然目前仍处于亏损当中,但相比去年同期跌幅缩小了3.29亿美元至3.89亿美元。二季度付量同比提高4.79%,营收增加60%至537.64亿美元。

汽车巨头这三个月:难卖的车、难增的利与难以为继的模式

此外,特斯拉二季度财报也不乏亮点:毛利率约19%,二季度末拥有现金和现金等价物50亿美元。其销售、管理和一般性费用同比降低13.84%。并且,特斯拉以9.5万台的销量创下历史新高,Model 3交付量7.76万,同比增加321%。特斯拉还表示,希望2019年年底能够在上海的超级工厂开始生产Model 3。

总的来看,在市场下行的当下,如何提高效益已经成为车企们面临的一道课题。

宏观的经济贸易环境及整体汽车市场走势并不乐观,电气化和自动驾驶等新技术仍需要较大的研发投入。汽车巨头们销量下降和研发支出增加的另一边,则是工厂的利用率降低,及其遍布全球的庞大生产线所意味着的各种成本,例如劳动力成本、设备维护等。

这种情况下,以往追求规模的激进扩张方式最终失灵。因为市场需求有限,只考虑规模、不考虑产品本身也更意味着体量的臃肿。例如日产CEO西川广人,就将当前日产的困境归咎于日产前董事长戈恩的激进扩张战略。西川广人称,戈恩为了刺激销售,一直依靠大幅折扣以扩大市场份额,但忽视了利润率,美国市场利润率只有1%-2%,长远来看也造成了对品牌的伤害。裁员和关厂因而成为汽车集团不得不做出的选择。2018年以来,戴姆勒、福特、本田、日产等企业纷纷宣布裁员、关停工厂以削减成本,轻装上阵。

而在本次整理的企业中,从净利润和营收两个角度来看,除去戴姆勒、宝马这类受罚款影响的特殊情况,实现逆势增长的企业往往一方面对成本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又通过推出利润率更高的产品对冲市场销量的疲软,以保持营收和利润的平稳。净利润下降的企业中,或者是因为销量下降的影响,或者是在成本或费用方面产生了较大的支出。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