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下的充电基础设施,“新”在哪?

政策 亿欧汽车 丁唯一Ocean 1191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核心观点:

1、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到2025年,充电桩保有量达到1120万根,车桩比持续优化;

2、政策导向变为市场导向,未来大部分充电桩运营商将实现盈利;

3、新技术驱动充电基础设施市场规模走高,大功率快充和V2G商业化落地之后行业将会发生质变;

4、新基建促进充电基础设施与大数据、5G、车联网等多行业的融合发展。

新基建这把“科技之火”,正在蔓延至各个产业,发挥着巨大的引领作用。

2020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正式被纳入国家七大新基建,站上舞台中央。

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型产业,如今正在经历由传统燃油汽车向智能电动汽车的转变。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的基础补能设施,是汽车产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最基础的抓手。

政策的扶持叠加市场的光明前景,各路资本和相关企业开始加速布局充电桩市场。亿欧汽车认为,随着新技术的驱动,以及新基建跨领域的融合发展,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周期。

基于对市场的洞察,2020年8月7日,亿欧汽车对外发布了《2020-2025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预期报告》,希望在此关键时间节点,通过对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发展现状的剖析,对未来市场发展进行预判,进而为中国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发展提供方向和参考。

未来,充电服务市场的发展将朝互通化、车网协同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数量层面,随着互联互通规模扩大,信息共享将更充分,企业有望提高单桩利用率从而实现盈利;在电量层面,未来车网协同将使商业模式跌进,带来新的盈利点;在流量层面,随着互联网元素融入,充电桩将实现智能化升级,增加增值服务。

新基建下的充电基础设施,“新”在哪?

 

01 充电基础设施迈入新的阶段

电动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全球车企在电动化的布局上都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迎来以市场为导向的加速成长期,随着动力电池成本进一步降低、以及新能源汽车规模效应的显现,市场需求正逐步被激发。当前,新能源汽车的TCO(总拥有成本)在营运车辆场景下已经低于燃油车,而在私家车场景下也将于2024年前后优于燃油车。

亿欧汽车认为,未来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加上新基建的助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未来几年,新增车桩比将持续降低。5年内,车桩比有望达到2:1。长远来看,车桩比1:1的发展目标也有望慢慢实现。

政策和资本的利好正加速到来。

2020年之后,各地补贴政策不断落地,关于新基建的投资也不断形成。多重利好下,充电桩建设提升空间巨大。

根据此前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2020年预计新增公共充电桩15万台,其中公共直流桩6万台,公共交流桩9万台;新增私人桩约为30万台;新增公共充电场站8000座。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增量同比下降49.9%,充电基础设施整体维持较低增速水平。2020年由于受疫情影响,充电桩建设增速将在全年出现较为反常的下滑。

从增速来看,亿欧汽车预测,2021年-2024年,充电桩保有量整体增速将维持在43%左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征求意见稿中提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到新车销量的25%,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超2100万辆。届时,充电基础设施市场规模也将随之走高。

从市场格局来看,市场格局的马太效应已经初步显现,亿欧汽车预测,未来全国级市场集中度加剧,低线城市继续涌现中小型运营商。由于中小型运营商投资小,重运营且用户集中,实现盈利的不在少数。因此,未来中小型运营商仍有很大生存空间。相较于全国性质的CR8,中小型运营商会随着新能源汽车在低线城市的普及而在下沉市场得到生长空间。

从公共充电桩格局来看,未来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换电将成为主力。当前,公共桩的分布呈现出交流慢充桩多于直流快充桩的局面。由于交流慢充桩成本较低,因此在初期建设阶段,布局交流慢充桩更有利于充电运营商在规模上取胜。不过从运营商数据来看,在公共直流快充桩的利用率明显高于交流慢充桩。

从市场玩家来看,玩家趋于多元化,跨领域合作增加。在新基建政策的推动下,充电桩行业备受关注。以华为代表的硬件厂家,以阿里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以及以宁德时代代表的能源企业利用自身优势进入充电桩市场,促进经营模式创新及技术进步,同时也解决了行业内的一些痛点问题。但也对现有的产业格局造成一定的冲击,加剧市场竞争,加快企业优胜劣汰的进程。

总体而言,新玩家入场为充电桩产业链生态注入活力,有利于运营商之间优势互补,进行合作模式创新,以深化产业链融合度,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同时,从经营角度而言,这也将从一定程度上改善运营商的盈利能力。

02 充电服务市场发展方向

当前,充电服务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格局,不过盈利难题始终困扰着行业。

目前,多家企业财务数据显示,仅有特来电一家在2019年财报中披露其新能源汽车充电生态网业务实现盈利5.7亿元。从现状来看,目前充电桩行业已经由跑马圈地转为精细化运营。亿欧汽车判断,2020年充电桩被纳入新基建是一个关键的节点,在此之后,行业将朝互通化、车网协同化和智能化三个方向升级。

首先,从商业模式来看,参与者正积极打造互联互通的新生态。随着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完善,以及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和互联互通标准的不断迭代升级,国内诸多大型运营商已经开放、共享自己的充电平台,逐步实现充电基础设施之间的资源共享,消费者可在平台上选择多家运营商的服务,并可以查看充电桩的位置和实时状态,充电效率和体验得到提高。

这样一来,充电第三方服务平台成为了充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枢纽,将充电运营商的公共充电设施数据反向接入各运营商平台及其他流量平台,实现任一接入方用户使用其产品,在所有接入方充电设施均可完成充电服务。

车网协同则能改变当前无序充电的现状,并促使新的商业模式产生。当前,充电交易只限于车主支付电费这一方面;待V2G商业化落地之后,电动汽车可参与辅助服务市场,进行有偿调频调峰,给电网馈电,车主和充电运营商都可通过此举赚钱。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走高,电网负荷压力增大,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将不再以无序充电为主。(无序充电:即随时、随地与随机的充电,容易导致大量电动汽车在电网负荷高峰时段集中充电,给发电、输电、配电系统带来挑战)。充电桩在这之间能起到调控作用,可以通过有序充电或双向充放电(V2G)两种方式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协同。

不过,短期内有序充电可行性更高,V2G商业化落地需要时间。从国内已经探索的车网协同的应用场景中来看,市场上具有放电功能的新能源汽车以及双向充电桩的数量有限,用户也难以参与到放电互动中来。另外,在中国,用户侧利用峰谷价差套利空间有限,难以实现V2G的经济性。因此,亿欧汽车认为,在未来五年时间内,V2G仍处于大规模商业化的前夜。

亿欧汽车预计,到2030年,随着电池成本下降,V2G的经济性将逐渐显现。特别是V2G可能提供的充放电电量比有序充电更多,所以,当克服设备投入成本、电池折旧成本后, V2G能够提供更多的经济收益。

而随着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充电桩也将由单纯的“充电插座”演变为“智慧终端”。在智能网联汽车体系下,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接口,从其部件构成来看,承载着电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让汽车内容数字化成为可能。所以,充电桩将成为推动新能源车联网的天然入口。

届时,充电桩将不仅仅是充电接口,也将具备与自动驾驶、自动充电、自动停车相配套的智能属性,或承载更多人性化的服务功能,或与生活、娱乐设施相结合,成为智慧城市、汽车网络的重要节点。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