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牵手天猫精灵的背后逻辑

企业 geekcar 1439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不久前的 CES 上,宝马宣布和天猫精灵的合作正式落地,搭载「家车互联」功能的新款宝马汽车将于 2019 年 10 月量产上市,包含 3 系、5 系在内的宝马主流车型,都将陆续接入天猫精灵的语音交互及 AI 服务能力。

在那个时间节点,CES 上有很多重磅消息同时发布,导致这个消息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但是豪华品牌和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组合,背后其实还是能分析出不少的信息点的,下面详细说说。

宝马牵手天猫精灵的背后逻辑

2018 年 4 月 23 日,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 AI Labs 发布了「天猫精灵汽车 AI+计划」(Aligenie Inside Car), 并且宣布了三家豪华品牌的合作伙伴,分别是戴姆勒、奥迪以及沃尔沃。

5 天之后,也就是 28 日,宝马也宣布加入「天猫精灵汽车 AI+计划」,将与天猫精灵智能语音助手实现互联,在 BMW 云端互联中加入车家远程服务。

虽然宣布的时间比其他三家稍晚一些,但目前来看宝马的落地速度反而最快,这也标志着宝马在中国市场实现了智能语音助手在车内的整合。宝马也成为了首个实现深度整合天猫精灵的豪华品牌。

双方合作的原因其实不难解释,中国市场从来都是宝马最重要的细分市场之一。整车智能化是这几年,中国市场的一个主旋律。从本土主机厂、供应商的产品逻辑就能看出,车联网的升级迭代速度很快。智能语音交互、强大的生态服务能力会在这几年逐渐成为汽车标配的功能。在这一领域,国外品牌的迭代速度明显落后于自主品牌。另外,同样是外国主机厂之间,也存在着同样的竞争压力。这样一来,很多国外主机厂其实对本土的智能化有很大需求。

而主机厂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其实考虑的不外乎技术、生态资源、适配能力这几个标准。

当把视线聚焦到语音交互这个领域,这本身是一个地域性很强的功能项。无论是语言的本地化适配、或者链接生态的衍生,历史都证明国外公司大概率搞不定中国市场。所以这么一来,双方合作的必然性就有了。

而从天猫的角度来看,国内外的竞争压力也不小。

根据去年的一份数据报告来看,截至 2018 年 7 月,天猫精灵的出货量达到 500 万台,仅次于 Google 以及 Amazon 位居全球第三。2018 年 11 月公布的一份数据显示,支持天猫精灵连接的智能硬件品牌近 400 家,可连接设备数量超过 7500 万。

从过往的很多报道中就能看到,Amazon 和 Google 这两家公司在这块业务都有自己的布局,重心也开始从一开始的后装硬件向前装转移。

而在国内,天猫精灵的对手也不少。我们能够很快想到的就有小米的「小爱同学」、百度的小度以及腾讯叮当。很容易就能看出各家比较的还是背后的生态资源以及整合能力。BAT 三家不用多说,小爱同学背后则是整个小米生态链的支持。

实际上,各家目的都差不多,都是想把汽车这个未来「最大的智能硬件」纳入自家的物联网生态圈。

但是对于这些头部企业来说,我始终不认为大家在技术上会有特别大的差距,语音交互也基本都是采用了」本地+云端「的混合语音方案。随着车辆硬件、云端服务能力的稳定提升,大家最终会到达类似的使用体验。

所以说,智能语音交互最后竞争的落脚点往往不是技术而是场景。

这就很考验供应商对于产品本身服务能力的整合以及适配主机厂的技术实力。这也是阿里巴巴 AI Labs 发布「天猫精灵汽车 AI+计划」的最根本原因,迅速整合出一套能够迅速适配到各种不同车型的智能语音解决方案。

最后随便说几句。对现阶段的智能汽车来说,内置谁家的语音助手还远不能影响用户的购买决策。毕竟物联网的竞争才刚刚开始,整车智能化的程度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说,我们现在还不能把汽车完整的融入物联网的大生态圈里面。

对于汽车厂商来说,提升车内细节功能的体验很重要。但总体来说看,这件事需要整个物联网生态的同步进化,才能真的把包括汽车、家居、个人移动智能终端在内的各种设备实现无缝链接,统一使用体验。无论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用户使用习惯的普及等等,都是很复杂的问题。

不过有豪华品牌开始迈出第一步,就是个好现象。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